about
resources
gallery
activities

分享你不要的

珂內莉亞索爾佛蘭克的談話

尚恩·多克雷

擴展佔用

柏林,2013年1月4日


[00:13]

公共學校


[00:17]

我們決定放棄經營藝廊,第一是物質條件不佳。但我認為大部分的人都在具有挑戰性的條件下經營藝廊,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能在地下室開藝廊。[00:37]事實上,我認為我們對展覽形式沒有興趣了。那幾年-我的意思是,5年之間我們舉辦了35次可以被稱為展覽的活動。[00:55]我們想嘗試別的東西。因為我們已經在一年前開始了一個計畫,名為《公共學校》,所以決定將主要的空間作為一所學校。[01:10]那時兩個計畫同時進行,我們先停止了藝廊,後來又開了兩間新藝廊和一所學校!

[01:20]公共學校是...目前已經實行五年了。它始於一個概念架構,甚至一個圖表。[01:43]這概念是人們提出他們想要知道的事情,或想傳授別人。過程首先,我們讓對這想法感興趣的人來我們的場地,或使用網路註冊。然後學校的工作是將這些想法實際執行,舉辦課堂讓報名者參加。[02:15]所以這概念是讓課程公開發展,不是單純地說任何人都可以參加,而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規劃課程的制度與製作形式。[02:32]但我需要更多時間去談論這計畫的規模,先大略描述一下。[02:43]計畫源始於五年前我們在洛杉磯的地下藝廊,現在已經擴張到全世界十幾個城市。當地人們依據相同的過程操作,分部之間也會互相互動。目前已經有500到600個課程,同時還有2000多個課程提案在進行。


[3時18分]

動機

[3:22]

首先,這已在我腦中盤旋許久了,我覺得這不完全是一次性的衝動,因為我有過數次計畫失敗的經驗。[3:41]比如說Aaaaarg - 我試圖建立讀書聚會,並建立線上檔案庫。這概念是在洛杉磯建立一個討論思考的聚會,再將紀錄張貼到網站上,其實就是讀書會。但人們從來沒有認真地參與活動,規模總是很小,大家很快就失去熱情。[4:10]因此,在某種程度上公共學校成為我之前致力推動的計畫的替代品。但直覺上我知道先前的讀書會方向不對。

[4:31]即使我熱愛閱讀,但那不是所有教育我的東西。對我來說,學習和教育比我們生活體驗的更廣泛,多過於假設性討論,這結構限制了一些方式。[4:56]公共學校的目標是試圖想像出什麼樣的結構能克服自我施加的限制。[5:14]我對於動手操作的技術非常感興趣。我喜歡編碼和電子工具-用電子工具做駭客。而在同時我也喜歡閱讀,我喜歡寫作。往這方面繼續思考,我想我很喜歡音樂,也喜歡下棋。[5:46]我想所有我曾驚喜歡做的這些事情,都在指示我往教育對教育這方面走,完全地接受自我整體。因此在這層面上,這計畫是基於個人興趣。

[6:22]另外我的個人興趣也涉及個人動機。有關於我經營藝廊四年中目睹和經歷的大小事情,因為我不是策展人。[6:38]這樣來說,策劃展覽不是在於表達我的價值觀與判斷,比較是對我生活的城市做些貢獻,提供在洛杉磯沒有過的機會。[6:57]例如,當時沒有人有展場工作的技

術,而我知道如何架立投影機、修理電子產品或啟動和停止一些儀器,諸如此類的東西。

[7:13]因為藝廊本身是一個展覽空間,在運行期間我們決定採用什麼,決定什麼被大家看見,決定什麼沒資格被展示。這個策展人的身份讓我和費歐娜不太舒服。[7:32]而由一個機構去決定哪些東西被透明的機制是從來不透明的。[7:40]所以公共學校試圖消除整種機制,或至少把那個機制改成非單一互動。我們想讓機制……讓全部計畫內的團體參與機制-讓整個團體負責

任。[8:14]這般轉移機制,也讓參與的人們在整個機制裡變成責任制。


[8:28]

基礎架構的技術

[8:32]

基礎架構的技術非常重要,因為這是人們進入公共學校的首要經驗。他們在網站上提出建議,並通過網站組織安排課程。因此,整個網站的基礎架構變成了讓件活動發生的引擎。[9:01]但這不是必備的部分,一開始我們使用書面文件。後來我們同時有網站和書面文件,而且我們把即將舉辦的課程印在書面上,有時則相反程序,我們把書面文件的資料輸入網站。[9:26]但目

前最主要是通過網站策劃,共有三個版本,就像三個獨立軟體,最後兩個軟體由凱拉華爾和

我編寫程式。我們有... [9:45]第一,我們已經有組織很多課程,所以我們非常投入學校生活。而另外我們嘗試依據(A)什麼會比較好運作而編寫,但(B)像你說的,在某種程度上,我們看到被呈現的部分,表達了網站背後的政治操作。[10:14]所以幾乎在每個層面,每個可能已被凱拉先設計過的選擇,各種代碼或是數據庫的選擇,可能被我影響的互動性選擇-這些討論和思維將會自由演變成某個定義。[10:45]反之亦然,你用某種觀點去看待這些事,由代碼組成的,並非是已被決定的策略,肯定已經影響了人們能看到的可能性,已經選擇了什麼是能提供給他們。[11:09]我想作為一位網站的使用者,作為一位公共學校的主導者和程式編寫者,計畫與軟體程式之間的關係已經交織混和。[11:28]我不認為...我認為在一般情況下,藝術機構的網站是一種宣傳車,作為一張明信片,或是任何適合他們宣傳方案的工具程式,作為機構與觀眾之間的粘合劑。[11時49]對我們而言網站是公共學校和觀眾之間的關鍵基礎,還有更多延續性在計畫、程式、網站和觀眾之間。


[12:04]

Aaaaarg.org


[12:08]

這是從一個小想法開始。在某種程度上,這是從我們所熟悉的行為開始延伸,也就是分享的我們讀過的書籍和文章,特別是如果你讀的書和你的專業領域有關係。[12:41]比如說,我在建築學校念書時,我們在創作過程中閱讀量很大。兩者之中沒有直接的決定性,但到最後你在書中吸收的知識會緊密的影想你的思想方式。[13:07]因此在學生文化中,尤其是我的朋友以及與我有共識的人,我們各自在圖書館中探索不同領域。然後當我們發現感興趣的資料時,我們將它影印拷貝一份留給自己。 [13:34]我們願意把資料當作秘密武器分享給彼此。當你感覺這真是個好東西–特別是當其他人都不感興趣時-你會不斷的重新閱讀它,你會覺得這好東西給了你力量。[14:02]而當你有一個互相分享的小團時,會有更大的力量。團體規模可能小,但大家都閱讀了一樣的資料,建立了分享資料庫,分享同種詞彙,分享我們看世界的方式,見識到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。[14:22]除此之外還有我們的創作,我們一起寫報告、協作、討論、分享成果。這是我們小團體之間的互動方式。[14:41]在我從紐約搬到洛杉磯後我開始了

Aaaaarg.org。所以那時我已離開了平時身邊熟悉的人、一起讀書的人,只是為了讓彼此有共同語彙而繼續合作著。


[15:08]

內容


[15:12]

內容是由建築學開始。我們都了解建築學的定義和它所包含的東西,它包括很多的媒介理論、藝術史和哲學,當然還建築。[15:38]因此這成為一切的種子。當網站逐漸擴大時,這已不限於我或合作人,或是合作者的合作者,或是這些人的朋友。[16時03]這是一種向外的漣漪效果,幾乎所有平台皆會得到迴響。即使是在一個開放的結構上,它從來不是真的完全開放。總是有些規則,總是有段歷史,而這兩件事情深深影響著網站未來長遠的長遠走向。[16:33]我肯定有很多人來網站上找他們想要的某個東西,結果在失望之餘消失於這平台。某些人會在網站上找到感興趣的資料,而他們貢獻給網站的東西也會與此平台比較相近。


[16:59]

發展力量和社群建立


[17:04]

特別是在建立這種計劃時,我不喜歡單獨行動。當然在執行這種計劃時,會需要很多人力。但是在這之中所建立的合作關係和談判討論是很有趣的。[17:29]所以無論如何,如果這變成私人圖書館就沒有意思了,我的意思是我們都有自己的私人圖書館。雖然這非一開始的主意,但是它有潛力成為特定領域的資料分享工具。[17:56]當人們發現了它,便也明顯地看到它的潛力。因為過去有許多平台也是這樣,你可以閱讀和編輯它的內容。[18:18]你也知道,雖然現在還有各種排外的數位平台,例如: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,但是網路上的平台還是比較容易獲取資料的管道。

[18:37]

索爾佛蘭克:這不只是有關取得某些資料管道,而是什麼這牽連著什麼;真正重要的是建構社群和力量和情況,甚至是關於某個議題的談話。如果你只是下載一份文件,就缺少了這個層面。你有文本,但你沒有一起討論文本的人,或者你沒有寫完評論後分享的對象。所以我認為這計劃所伴隨的效應使它非常有價值的。

[19:13]

是的,這回到我先前提到的公共學校的失敗。當Aaaaarg在成長時,網站上會突然有我之前沒看過的文章,有人認為需要被分享的重要文章。[19:37]當有人認為它重要而分享時,我也覺得我必須閱讀它。而我也做了,但我想和大家一起閱讀它。[19時51]所以某些讀書會試圖開啟理論所帶來的社會脈絡。[20:06]擁有一個本身就像是圖書館的檔案庫- 但這非我真正感興趣的。我較有興趣參與社會脈絡中(不是指我一定要參與其中),從這社會脈絡下去使用這些文章資料。


[20:42]

版權


[20:47]

一開始這是從來不是計畫的一部分,那是種全自然的發展……我認為分享書籍是大家習以為常

的事,特別是在建築和藝術領域。如果你正在讀書,你會把書傳遞給下個人閱讀。就像你給我你的書……我已經傳遞過了非常多書了。[21:34]如果我讀完我列印出來的文章,通常會傳遞給他人,而不是把它送進碎紙機摧毀,不然我要永遠收在櫃子裡嗎?我能拿它做什麼?如果我真的再也不需要這篇文章,那麼我一定是把它傳遞下去。 [22:00]因此,在一開始這和盜版一點關係都沒有,起源是希望與其他人分享的想法。很多時候不只是抽象的概念:「我想分享」,而是比較有目標性的,後來演變成抽象的分享概念。[22:24]但我認為經歷過一段時間,當人們在分享事物時,有時用將接收者抽象化的概念去分享。他們會想:「我有這方面的管道,同時也知道其他人也想要獲得它,那我們來共享吧!」[22:46]比方說,我知道人們試圖創辦讀書會,這是相當普遍。人們會組成小社團,以及分發的閱讀資料。即使他們可以給大家一個到亞馬遜購買的連結,也許這會對亞馬遜比較好。 [23:13]但另一種方式就是在網站上整理閱讀材料,很多時候他們想閱讀的東西已經在Aaaaarg上了。有時他們不得不自己上傳新東西。

[23:26]這是網站成長的方式,這就是為什麼人們都想參與,我認為分享是這計畫的動機。直到3年後,這裡的東西突然和版權扯上關係了,之前沒有任何有關的抱怨。 [23:53]當抱怨隨之而來時,我們只能把東西拿下來,確實刪除。[24:05]但在計畫後期,在某種程度上,反差性得讓此計畫偏向於版權問題。


[24:22]

試圖控制文件共享


[24:26]

無論是通過制定法律讓曾經是合法的行為變成非法的,或將沒有框架的灰色地帶制定為現在是非法的。 [24:46]接下來就是技術形式的否定,我認為這使人們無法做他們之前能夠做的事-簽署文件的副本並且只讓它在允許的形況下開啟,或是透過雲端,通過這種新的市場機會在同一地點集中了很多文件,然後統治了管道,是像Spotify。[25:29]亞馬遜也在做同樣的事,像是他們的電子書。他們統一了一種電子用品、分銷管道和伺服器。所以通過控制整個管道,他們更是控制了人的行為。 [25:51]例如,你必須在Kindle上越獄才能用分享一本書。同樣,某件我們平常能做的事,現在變成不得不違法或破壞我們的電子用品才得已實行。[26:05]所以這兩件事情是我們要面對處理的,當然,這種事總是有些爭議。[26:12]科技問題是一個大

對我來說那是比較困難的,尤其是現在,因為生產品被小型化,而且更難……

索:被破解?

[26:30]是的,而且你也無法破解數據中心的地點,那都是在一些你從來沒去過的遙遠國家。不應該說“從不”好吧,我會說“從不”,看看有沒有人會因此去嘗試。[26:50]比較積極想法

是,如果我們採取的一個更廣闊的觀點經濟,看看有誰在賺錢,然後讓從那邊開始上訴。因為現在是有人獲利的,像蘋果就賺了很多錢,其他人則沒有。[27:15]對於作家和出版商不賺錢的事,我不認為你能責怪讀者,讀者因為同樣的壓迫而深入困境 。[27:28]所以,你去看看那些是誰在獲利,我們需要提出這個政治爭論。某些大公司一直在囤積這些錢,他們一直在操弄系統和重組經濟型態,還有我們消費娛樂的方式,這一切的東西,以及重組全球各地的生產結構。[27:59]我認為像Aaaaarg這種網站衍伸出的只是世界上存在的某種力量,想想你能把它轉化成正面積極的事。在某種程度上,它阻止了資本主義停止剝削的世人。這聽起來有點傻,資本主義剝削人……


[28:31]

出版業遠景

[28:35]

我認為出版商的角色已在變化,因為網際網路和像亞馬遜這類的公司,改變了不僅是販售書籍。他們不只改變了書店和整個經銷模式,然後改變出版商的運作方式-改變範圍越來越大,甚至整本書的生命週期,從寫作到組織和通訊,到分配與消費。[29:09]一本書的生命週期全通過這些聯網,從我們寫作的軟體,而它又被存儲到哪裡-Google Doc或其他軟體?-還有我們的電子郵件都在到處循環,會計軟件也是。[29:31] 無論如何,很多事因為主要管道而改變,所以這真的很難說出版是如何改變的,因為整個動脈和設備裝置都在改變。

[29:48]一開始Aaaaarg是匯集讀者的一種方式,並讓讀者珍惜他們讀的書,而我一直認為這是出版的一種形式。 [30:09]是的,有人負責有編著本書,有人負責印刷、分發它,這過程中需要一大筆開銷。 [30:21]但這本書到達商店後也有一段生命,它繼續有它的生活。就像有時候生活了幾十年,它會流動於讀者之間;它出現在人行道上的小書攤和二手書店;它坐某人家中的書櫃;它還去公共圖書館。[30:44]我想Aaaaarg也是這生命週期的一部分。

[30:54]這些平台已成為新型態的出版商,雖然我還沒想通這方面的說法。在某種角度下,如果出版的目的是讓一個東西公開和創造一些觀眾,那麼顯然地Aaaaarg早就是如此了。[31:22]對於從前不知道的觀眾,它讓某些事公開了。它開啟了書本周圍的小社群-我的意思是,如果這就是一個出版和發行商的目標的話,那麼顯然Aaaaarg在網路的允許下也做了同樣的事,它使用了也建立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。


[31:50]

閱讀/書


[31:54]

我有很多書,我在不同地方到處買書。即使我很不想承認,但我也在亞馬遜上買書。我在書店買書;我在二手書店買書;我在街上買書;我在垃圾桶堆找到書;我在圖書館影印書籍的部分,因為那本書在別的地方找不到,或是因為我只有四個小時閱讀;我有朋友送我的書,我還留有學生時期課堂裡讀的書。[32:37]後來有了網路,我會在電腦螢幕上閱讀,有時我將文章列印出來。我不是一個純粹主義者,一定要使用某種方式閱讀之類的,我不會執著於一定要摸到紙本。儘管我還是很愛書本,我了解他們的珍貴。我認為各樣形式的書都擁有自己的那種……

特之處。

[33:11]說實話的隨著電子書和PDF文件的增長,並沒有真正改變了我和書本之間的關係。一直以來都是一樣的,我只想著:「我要讀這本,我要怎麼找到這本。」也許有些新的形式,有時我稍微用平板閱讀……前陣子特價時買的。

[33:44]或許我的論點太明顯了,但如果你曾掃描過一本書,你會知道那很費時,你知道你會搞砸好幾次。有時後搞砸的地方成為了特色,而花費的力氣和時間也成為某種特色。[34:02]只有透過大量的掃描經驗才能真正避免費時費力的痕跡。但我知道在Aaaaarg的整個過程中,這些文件將始終透露著這位想和他人分享而費時費力的人的痕跡。掃描不是一個簡單平順的活動,你需要練習幾次。[34:31]但我覺得這些痕跡有它獨特的美麗,即使他們並不一定那麼容易閱讀。

[34:41]其實以規模來看,我的實體書已經多到我沒辦法全部看完了。而我這一生還會繼續買更多,我非常確定。我想這就是愛書和愛閱讀導致成的,你無法應付你擁有的全部。[35:11]我認為在數量層面上,也許隨著網路我們發現更多自己無法應付的。但在某種程度上,這種焦慮以及限制或多或少是一樣的。 [35:29]但可能會有新閱讀方式幫助這問題。或許我可以用某種方式翻閱書本;也許利用現在索引全部內容的技術去做搜索;創新的視覺顯示一本書,或是同時好幾本書,或是同時好幾本書的某一部份,諸如此類。還有製作書單,跟其他人一起做一

份書單-這可提供前所未有的新閱讀方式。[36:13]當然這也意味著傳統閱讀的方式的式微和消失,我能肯定這有在發生。那種花長時間細細品嚐的閱讀,已不像參考搜集資料的閱讀方式那樣流行。[36:32]不是說這是完全一樣的,但這確實是一種演化過程,我不認為這是直線型的發展或單純的消逝。


[36:44]

形式和內容

[36:49]對於我來說有趣的是,試圖檢視結構和內容,形式和內容 - 我的意思是,這是另一種進行式的問題,如何使結構不脫離內容。結構不單純是內容的容器,而更超過頭腦和身體之間的關係 - 但有時結構影響著內容的形狀,以及人們理解內容的方式,也是用這樣的結構去使用內容。同樣地,內容也開始影響結構。

[37:47]我對結構感興趣的原因是他們的不確定性,他們不會斷定即將發生的事。而所有你提

及的計畫或是平台,在某種意義上說,他們涉及很多人,不僅僅是我,他們也有……未定義的

時間過程,而將會發生的事也非預先定義。[38:30]所以他們是實驗性的,這是他們的共通點,我喜歡未知的生產的過程。[38:51]有時你執行一個你有預期心理的計劃,而你付出的一切是在驗證 - 雖時常還有些意外 - 但最後的結論居然是最初預期的結果 - 這種實驗不吸引我,我在過程中會失去興趣。[39:23]反而是那種長期且初始條件包含不確定因素,會導致無法預測或不穩定結果的計劃,對我而言這是在開啟任何可能性,從短期時的小事物到大如生活方式的可能性。

[40:00]在一個層面上,這是結構性的計劃;但在另個層面上,他們都是一種結構性的挪用方式,或是挪用的結構,就像畫廊、圖書館、學校、另一個畫廊。[40:23]我希望(我預期不久之中,也許在未來十年或二十年)有位藝術史學家將爭論有關挪用概念的演變,超越物件以外

……因為從複製生產的角度來看,挪用概念已進入辯論階段。[40:52]我覺得佔用已經變

成,比方說,也許是一個歷史的概念。甚至在歷史過程之中,可能它曾有不同的稱呼,它曾出現的方式,它曾有不同的文化反應。

[41:09]我認為在二十世紀中,機械複製的進步使佔用的定義更清楚。因為像是圖像或聲音,這些人們已經可以隨意分發、獲得和使用。[41:30]而且人們使用的工具允許他們重複使用這些在世上到處流傳的東西。[41:45]我想我要說的是,如果這是挪用的物件,則現在可能有機會,特別是當經濟活動不再只包括單純的實體物品 - 生產、販售、消費 - 如果我們試圖理解目前的具政治性的經濟型態,這是非常複雜的 - 它涉及金融化,債務和衍生性商品交易,所有這類的事情。 [42:25]所以,如果說挪用是一個歷史概念,那麼挪用的概念則需要被更新,對我而言這將指向 - 挪用的系統。 [42:46]因此,比起這些挪用的物件如何被分配,重點應該是分配系統的佔用。這也是目前讓我最興奮的計劃。

[43:04]在某種程度上,這也有道理。因為如果照片被四處流傳於這世上,那是一個新的現象,一世紀以前某個階段也曾目睹圖像開始這般地流傳;現在我覺得我們有另一個類似效應的東西,像是臉書,對我來說這現象有點莫名其妙。然後突然它的存在變成這世界上一些行為活動的骨架,影響著數以百萬計的人。[43:47]所以我認為在某個階段上,也許我們可以開始從大型規模的制度觀點,去思考挪用的概念。當然會有一整套的新問題隨之而來。例如第一,你怎麼稱呼它;第二,很明顯地目前的法律框架會引起很多問題。

interviews
transcripts
譯本
トランスクリプト